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这么说,“酒”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意义深远的,而且还具有其不可替代性。
诸如:大到万民同欢的国宴,出征前的壮行酒、战后的庆功宴;小到日常百姓家的婚丧嫁娶、朋友聚会……。总之,它成为了精神上褒扬与依托,上下之间沟通的桥梁,友好、团聚、喜庆的象征。
那么,关于“酒”,它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据史料记载说:酒为圣物,“以祭祀天地、神灵、祖先”。
以此看来,早期酿制的酒,主要不是给人喝的,而是祭祀神灵、祖先的。随着道教炼丹及医学的发展,才从“酒”的内含中寻找到它的诸多作用及功能。如以酒配药制作药丸或作为药引子服用,再者通过饮酒以抵御风寒、去湿症、舒经活络,祛蛇虫秽物等。
关于酿酒的方法,因为道教在炼丹中经常会用到“醇”或“苦酒”等原料,故炼丹与酿酒的关系就格外密切。如魏晋年间的一部《太上灵宝五符序》中就介绍了许多的酿酒方法(这些酿酒方法是对历代酒文化的继承与汇总)。
在这些酿酒方法中,大都用的是“发酵法”,其中有一种“干酒法”,说:将酒糟浓缩,团如丸子晒干,用时“投一丸于水中,可成美酒”。道教在酿制酒的方法上,多用蒸或者煮,如《太上灵宝五符序》中的“神仙酿酒方”说:“地黄以美酒一斛渍之,分著两罂中,密塞其口。以罂著大釜中熟煮,使发罂热,热气勃勃射出则可也”。
这是我国关于药酒制作中“热浸法”的最早记载。另外,道教在制作药酒方面,还使用了蒸馏器,通过高温制作的“蒸馏酒”,在医疗方面,极大的提高和丰富了关于以酒疗疾的功能和效率。
(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