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武汉长春观道文化夏令营的学员们在打坐。李萌摄
党的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道教已经开始重新走上复兴的道路,却面临着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道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和与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问题。
4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高等研究院和武当山道教学院联合举办的当代道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界人士与道教学者40余人共话道教未来的发展。
道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当前,在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良好氛围下,道教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与其他几大宗教相比,尤其是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社会和文化需求相比,道教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亟待加强。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说,道教文教事业近20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继上世纪90年代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后,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成立武当山道学院、上海道学院等5所道教学院;在道教经典的整理和研究方面,中国道教协会编辑了《中华道藏》、《老子集成》、《道教大辞典》、《道教文化丛书》等;在对外交流方面,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曾举办过3次国际道教论坛;中国道教协会还举行了“道行天下”的活动,向欧美的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和图书馆捐赠道教经典,举行文化展览、音乐表演等。2012年,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了两期国际道进修班,并在国外逐渐成立了一些道教组织,使道教文化远播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瑞士等国。
但与此同时,黄信阳指出,道教发展得还远远不够,民众对道教文化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甚至将道教文化直接等同于风水术数,混同于巫术迷信。道教在自身建设方面,也存在人才短缺、理论创新不足、组织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加强道教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刘怀元指出,由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影响,道教界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修建道教场所上,对文化教育重视很不够,造成自身综合文化素养欠缺,能够管理庙观和弘道利生的人才非常缺乏,因此今后需要加大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贵州省道教协会会长张崇新指出,目前,道教文化的影响力在衰退,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未能与时俱进;远离生活,不注重吸引大众;重术轻道,忽视了道教的文化价值以及人才匮乏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指出,推进道教文化建设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道教文化虽然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但从客观上来讲,道教文化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儒家和佛教。国际上的一些世界宗教对话,一般会有不同宗教的代表参加,但道教方面经常是由国外的道教学者所代表。道教不能很好地与国外的学者和宗教界人士进行对话,这有碍于道教走向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建明说,相比较而言,道教界一直未能摆脱封建迷信的窠臼,直到今天,一些道士和道场仍然将道教文化与封建迷信搅和在一起。而这些现象都与当今道教界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道教界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上世纪90年代,赵朴初提出人才建设对于佛教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到今天,佛教界广泛地开展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在全国建立起了34所佛学院,每年有大量的年轻僧人到中国人民大学、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另有数百名僧人到国外留学。许多寺院举办大学生文化夏令营活动,每年有数千名大学生到寺院体验中国佛教的文化魅力。更有一批高素质僧人被著名高校聘为专职教授。然而,道教界虽然有几所道教学院,但有的多年招不到生源,也缺乏接受过现代大学训练的精研道教的高素养师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受中央部委托举办的“爱国宗教人士研修班”和研究生班,每年积极参加学习的五大宗教界人士当中,道教界的最少。这些都反映出道教界迫切需要充分认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古训,一定要尽快从只注重道场的硬件建设转向高度重视道场的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年轻道士到道学院、尤其是到大学里去接受现代道教文化教育,大力开展文化道场建设和新型道教人才培养工作。
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国说,“百年之计,在于树人”。人才是任何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道教也是这样,人能弘道,道由人显,必须要有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的高素质道教人才。武当山道教学院近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道教界的发展需要相比,还需要加大力度。他希望道教界通力协作,更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等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给予大力支持,努力探索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道教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贴近社会,革新开拓,提升道教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道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该从何做起?这是与会者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
黄信阳说,推动道教文化建设,要加强理论创新,寻找道教义理与现代社会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在努力维系道教文化传承的纯正与完整、完善道教文化传承体系的同时,度、全方位地深入挖掘道教文化的社会功能,提升道教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开展道教音乐、武术、养生展演活动,让社会更加了解道教文化。
何建明指出,当前,道教已经历从恢复到适应阶段,到了时期,应将中心任务从道场的硬件建设逐渐转向以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标志的软件建设。建议各道场通过设立讲堂、书院、图书馆、文化夏令营和大学奖学金等形式,积极开展弘扬道教文化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真认为,扩大社会影响,日本神社有中国道教值得借鉴的方面。她说,道教在中国社会与宗教发展中的地位与日本神社在社会上的地位很相似,都是作为本土的宗教形式,一直与佛教共存,并面临佛教的强大竞争。道教的发展也许可以借鉴日本的神社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日本神社现代的祭祀活动已由宗教型的、仅限于教内人士参加的活动转变为非宗教型的、社会参与型的、不限于教内人士参加的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是非宗教的,但实质上神社并没有放弃宗教性,其保存宗教的正统性的意识还始终存在。
吸纳社会参与,表现出道教对世俗社会的适应性。但道教还要具有超越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卢国龙说,适应性就是“随方设教”,即观念与教化要适应地域性的文化,而这正是道教历史上的优势。但道教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迎合世俗社会,要像“高悬镜”一样,超越世俗社会,否则道教就没有其作为一种宗教的存在价值。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袁志鸿说,道教要有作为一种宗教的文化自觉,努力挖掘、传播道教自身的正能量。道教教理教义有许多是可以创新的,不能食古不化,应该有开拓精神。
贵州省道教协会会长张崇新也认为,道教要获得发展,唯有不断创新。当前,使哲理深邃、内容玄奥的教理教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使之大众化、通俗化,是道教文化与时俱进的一条路径,贴近生活才能融入社会。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刘世天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宗教来说,除了教理教义革新之外,道教界还要改革制度体系来实施教理教义,使之体现出道教的特色。道教历来与“儒、释”互相融通、共同发展,当前道教应积极借鉴、吸收儒家和佛教文化中有益的内容,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这个时代还是各国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时代,道教界应学会如何在坚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优秀外来文化。
道文化夏令营:道教文化建设的综合实践
2014年,全国首届道文化夏令营先后在湖北武当山、武汉长春观、西安骊山明圣宫、山东济南五峰山、山东淄博原山等5个道场开展,这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次举办由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参加的道教文化生验夏令营。夏令营以“尊道贵德、丰富人生”为主旨,以寻道、问道、行道、知道、弘道为主要实现途径,充分挖掘道教文化资源,彰显道教文化特色,以文化讲座、礼仪示范、道乐赏析、习武养生、品茶闻香、高道访谈、祈福等为主要内容,是一次综合性的中国传统道文化的体验活动。
作为道文化夏令营的发起人,何建明指出,宗教的内涵与核心实际上是文化。儒、道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近年来,儒家文化的宣传已深入到年轻一代,国学馆遍地开花,儒学夏令营也如雨后春笋。然而相比之下,道文化的宣传却少之又少,年轻人只知道儒与佛,对道文化却带着一种神秘感敬而远之。夏令营能够让青年大学生走进道文化宫观,体验道文化,传承、发展道文化,也使道教界重新认识道教,开展文化道场建设,推动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夏令营活动进展顺利,在弘扬道教文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道教界很多人的支持与肯定。
广东新会紫云观刘嗣传道长认为,夏令营使许多年轻人耳目一新,把许多青年的目光吸引到道教文化上来,这对促进道教的发展十分有益。应当从战略高度上对道教夏令营予以肯定。
作为一次成功的尝试,道文化夏令营是道教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彰显道教文化特色的诸多实践形式之一种。其实,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其与现代思想文化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道教可以创造出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形式。
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吴诚真说,要把道教由单纯的神仙信仰活动转变成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做到文化亲民,文化惠民。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来传播道教。比如武汉长春观近年来开辟了讲堂,以文弘道;开办了道意馆、学武馆,举行道教音乐会等。
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强调,道教应当将自己的服务对象由“信众”改为“大众”,努力实现道教宫观的功能转型。以江苏茅山为例,茅山正在打造文化型道观,如建立茅山道教学院、道教文化博物馆,开办国学班等,通过举办论坛、讲课等方式传播道文化。同时,发挥道教特色,开展养生培训,举办夏令营、冬令营、道教的礼等。